课程设置
地址:
邮箱:
电话:
传真:
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19/05/04
《报告》称减负难的源头并非补习班,提出公立校的财政制度可考虑改革,将学校教育分为基本教育服务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前者财政保障,后者个人付费
2018年7月17日,上海,暑假期间的周二下午,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走过一片儿童教育广告牌。“减负”成为2018年中国教育领域的热词,在数位专家看来,减负是一剂退烧药,不能治病。图/东方IC
【财新网】(记者 丁捷)“减负”成为2018年中国教育领域的热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报,截至今年11月,超过1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遭到整治。然而,中国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择校热和课外补习治理等现状依旧存在。在数位专家看来,减负是一剂退烧药,环亚游戏,不能治病。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观问题。
“所有关于应试教育的讨论都指向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理想是要形成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教育生态,但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没有做到。”12月2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表示,“在中国每一个领域屡禁不止的乱象背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制度性的原因,都是不可推卸的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如果把升学、分数作为唯一的需求,这个生态就好不了。”
反侵权公告(第44号):对凤凰网科技、新浪微博擅改标题歪曲财新文章的强烈谴责
《伟大的博弈》(8)“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1873—1884年)
《伟大的博弈》(7)“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1869—1873年)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友情链接: